金馬碧雞商城內有一個代表著昆明“市井文化”的金碧花鳥市場,花鳥魚蟲、墨寶字畫、古物收藏集聚在這里……
在它僻靜的小巷內,藏著一家小店——邱公玉坊,這是一家玉石雕刻坊,在它的對面是一間畫室。兩間店面都沒有精致的裝修,甚至會讓你覺得略顯粗糙??傻昀锏臇|西,一定會觸動你沉睡的神經。
它們的主人就是店名里的“邱公”。
邱公的畫讓我產生了極大的好奇。我想要知道這些畫背后的故事,所以有了這期的采寫。
邱公平靜地講述著他的故事,一切清晰得就如昨天剛剛發生……
意向派
在我的畫里,你是看不到明亮和喜悅的,很多人看我的畫,能感受到的就是郁悶、壓抑。因為我的經歷就是這樣的,我的畫屬于意向派。
我的兒時
在我小學到高中畢業這段時間里,我的人生是風和日麗的,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一切都是簡單和快樂的。
改變發生在我高中畢業后,我來到了昆明,來到了云南藝術學院……
保安
初次踏入校門,十九歲的我,看著和自己同齡的少男少女,踏著晨光,光鮮、朝氣的穿梭于校園和教室里……
我穿著保安服,站在校門口,心里涌動著的只有羨慕和向往。
可偏偏做保安時受到的“待遇”和這種“向往”形成了極大的反差——“看門狗”、“雕塑”成了我常常聽到的歧視。
在做保安的三個月里,我的人生從此被改變了,心里充斥著被歧視的壓抑,極力的想要改變這個現狀。
邱公作品
這些是我精神世界里
對自己經歷的一些折射和理解,
表達了我人生中的矛盾與沖突。
這些魚象征著我想要的收獲、成就,
與自己生活中的
煩惱、無奈、苦悶的對比后,
而產生的吶喊。
民族學院
在這個時候,我認識了學校的何教授,何教授帶的是繪畫專業的培訓班,從小就喜歡畫畫的我,像遇到了知音又像遇到了伯樂,從農村出來的我第一次知道還有美術這個專業。
在何教授的鼓勵和肯定下,我開始參加培訓班的繪畫課程,幾個月后我再一次參加了高考,在云南民族學院600多人的考試中,我擠進了13人的錄取名單中,成為了云南民族學院一名大一的學生。
那一年是1995年, 我心里的向往變成了現實,這一次我真切的和校園里的晨光、落日擁抱了。
邱公作品
在繪畫方面,色彩是我的強項,我在學校的時候就已經參加了書畫家協會的畫展,作品也得以入選。當時在我們系里成立了中美藝術文化交流中心,很多國外專家常常來訪于中心做交流。
我的油畫作品也得到了這些老師和專家的認可,他們邀請我去美國,他們的學校做寄讀生。當時我的學校并不重視這個事,我也就失去了這個機會。不過這次事件讓我再次肯定了自己是要走畫畫這條路的。
邱公作品
家庭照,
這是我仿照照片畫出的,
和照片本身的區別是很大的。
我想表達的是
我父母親和我前妻當時在拍照時的真實想法。
從人的面部表情和色彩
也體現了我們夫妻長期異地生活對彼此的陌生感。
廣東
99年畢業后,我放棄了“鐵飯碗”的工作,選擇了去廣東,做燈飾設計。除了工作的時間,我都在畫畫,十多年的時間里,我利用工作之余畫了三百多幅畫。
在廣東的這些日子里特別的難捱,各地來廣東打工的人特別多,形成了同地區性的小圈子,在那里幾乎沒有來自云南的,于是我成了一個被孤立和排擠的存在。
邱公作品
08年我在深圳時,有個東海的老板,看中了我的畫,請我做了家教教孩子繪畫。最后陰差陽錯的進了他的雕刻加工廠,我在廠里負責設計,慢慢地也開始了我的雕刻之路。
回昆明
13年回昆明后,我在春苑花鳥市場開始了自己創業做雕刻。也在昆明買了一套屬于自己的小公寓房,本以為平靜、理想的生活就此開始。
可生活總會給你暴擊,15年我的母親因為腦出血癱瘓成了植物人,我在精神上和經濟上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壓力,花完了自己所有積蓄,雕刻事業的發展也近乎停滯了,因為沒有資金購進新的原石,也沒有時間去完成作品。
這樣持續了五年,母親過世后,一切又慢慢平靜下來,我重新做了選擇,來到了金馬碧雞商城繼續自己的雕刻和繪畫事業。
命運的味道
人生的起伏經歷,在我內心產生的沖突與對未來憧憬的碰撞,都折射進了我的畫里。
這些經歷曾讓我矛盾過、痛苦過,但卻成就了我的畫作,它們也曾在畫展里參展過、也拿過獎,但對于我來說,重要的不是這些,而是我有了創作的靈感,讓我的畫有了“命運的味道”。
我喜歡在繪畫時能隨心所欲、為所欲為、自由自在,表達自我所思、所想,那一刻是幸福的,沒有之一。
邱公說,他很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,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,可以用自己喜歡的事搞定“吃飯”問題,這對他來說是一生中最大的滿足。
邱公的故事遠不止這些,聽他的故事,就像看了一部紀錄片,讓人有深思。我想起了劉墉的一本書名《苦難的天堂》,邱公就是這樣一位把“苦難活成天堂”的人,在他偏冷色調的作品里,你依然可以找到象征著溫暖與希望的“暖色調”。
邱公作品